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彌補優質教育資源不足
時間:2023-06-07 來源:福建廣電網絡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系統部署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支撐服務一體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
《意見》要求,要改進學校教學與服務。按照課程方案開齊開足開好科學類課程,修訂完善課程標準及教材,同時將教輔書納入監管體系。強化實驗教學,并廣泛組織中小學生前往科學教育場所,進行場景式、體驗式科學實踐活動。為薄弱地區、薄弱學校援建科學教育場所,提供設備、器材、圖書、軟件等,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改進和強化實驗教學,彌補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不足的狀況。各校由校領導或聘任專家學者擔任科學副校長,原則上至少設立1名科技輔導員、至少結對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機構(館所、基地、園區、 企業等)。落實小學科學教師崗位編制,加強中小學實驗員、各級教研部門科學教研員配備,逐步推動實現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的科學教師。在公費師范生、“優師計劃” 等項目中提高科學類課程教師培養比例,鼓勵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教師培養。